所谓“永不松动“螺母揭日本零件业真相
来源:乐鱼体育官方首页 发布时间:2024-07-27 23:30:35他们嘲笑中国会造飞船火箭却不会造圆珠笔芯和电容等零件,日本零件业,螺母如何牛,有多少百年老店。华为手机半数零配件为日货,
事实是,中国早在70年代就开发出高级圆珠笔,还大量出口,只是改开后因利薄厂家亏损,后改制后被放弃。
70年代中国上海厂家研制适合国际潮流的高级圆珠笔。1972年开发的丰华牌110型高级圆珠笔,笔杆、套均是不锈钢,表明上进行镀铬打细砂处理,笔芯是金属大笔芯,1973年投入生产。
1979年开发的英雄牌400型高级圆珠笔,造型结构适应国际潮流,笔芯采用国际派克式通用金属芯(笔芯用轮转属国内首创).高级圆珠笔18种,适应多层次需要。
80年代开发出丰华92---C型高级圆珠笔和具有国际80年代初水平的丰华441型高级旋转式圆珠笔,采用国际流行笔芯,填补圆珠笔金属细笔芯的缺门。
英雄厂还根据国际市场变化,于1988年、1989年先后开发出以博士老牌款式的博士牌90型、50型、259型圆珠笔并大量出口。
滚珠笔(又称宝珠笔和水性圆珠笔),70年代初由上海圆珠笔厂生产,型号为英雄691型水性圆珠笔,此笔具有既可书写、又可复写的优点。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实现大量出口。
上海丰华圆珠笔公司1992年改制为上市股份公司,上市时是中国圆珠笔行业顶级规模、经济效益最好的制笔骨干企业,圆珠笔产量占国内圆珠笔总产量的60%,出口量占全国圆珠笔出口总量的80%以上,年销售额达2亿元。
“2002-2004年连续亏损,公司濒临退市,之后被多次重组,2005年开始部分减产,工厂运作处于半停滞状态,直至2007年全部关停,丰华圆珠笔有限公司注销。
后来,总理发话:中国怎能连个小小圆珠笔芯都不能自制?要进口?国家就拨了一笔钱用于圆珠笔的笔头和墨水国产化。2014年这个任务已完成。太钢已实现圆珠笔用钢料国产化并开始量产。
“万宝龙、派克都有中国代工厂。像宁波贝发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先后给国际上60多个品牌贴牌生产。“这说明我们国家正规公司制作的笔质量是不错的,不然国际知名厂商也不会让我们贴牌。”
“我们是世界第二大圆珠笔企业——法国BIC公司水性圆珠笔的唯一代工厂。BIC找我们代工,既不是因为产能不够,也不是图便宜,而是因为BIC公司自己不掌握水性圆珠笔核心技术。
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研发技术与产业化”的实施,使我国制笔行业取得了4方面技术突破和12项创新成果。
从笔头到墨水,再到生产设备,我国都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还提出圆珠笔书写润滑度检测的新方法和圆珠笔墨水长期稳定性快速检测及评价方法,建立圆珠笔头与墨水匹配技术典型数据库和评价模型,填补国际空白。
通过圆珠笔这个例子说明,中国不是不能自造圆珠笔芯,圆珠笔那个珠子就是硬质合金的,不是中国生产不出来,而是做出来成本挺高的,不划算,以前认为进口的更便宜成本更低,现在总理过问后就恢复了。
这里面有个综合成本的考虑,就像现在除日本,无另外的国家去做民用单反相机一样,是美中英法等国做不出来?不是。
而是这一个市场本身不大,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做出来,商业上亏钱也没有人去干了。数码相机为何中国只有一家“爱国者”在做?
主要是市场已饱和,新参与者面对极大的市场门槛,短期投入大,风险大。所以大部分企业家都没兴趣做单反,只有“爱国者”等少数厂家在做,当然竞争不过已占领市场多年的日货。
且数码相机业在能拍照的智能手机的冲击下,市场已急剧委缩,已是一很小的小众市场。 智能手机的出现,几乎彻底摧毁数码相机行业,2010年全球数码相机销量有1.2亿台,到2016年只有3000万台不到。
同样,全世界能用多少圆珠笔芯,这种利润低的产品,市场也就那么大,人家外国已经有2个公司在做了,你还要加入进来做,不赚钱的。这就是总理过问前中国不自制大量进口的原因。
比如电脑CPU,英特尔的X86架构并不是最先进的架构,而且功耗很大,但由于英特尔和微软形成一种商业上的战略互惠关系,所以其他架构的CPU再先进也只能被淘汰,
但CPU和圆珠笔芯不同,这不是一个战略级别的东西,CPU很重要,属战略产业,只要是大国,为自己的安全,CPU必须自研,包括操作系统,而圆珠笔这类非战略性的产品,国家就不会关注。
同样的原因,大家会发现一现象:只要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关注的重要产业,如航空航天的飞机飞船,中国都有很强实力,会发飞船射火箭,汽车业却不如日韩?
同样, 中国汽车业不如日韩的原因,除日韩品牌开发早,已占领市场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国家不重视,出名的几家车企如比亚迪,奇瑞等都是民营。
在中国,只要国家重视肯投钱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都不错。国有的12大军工集团,有8家进入世界军企22强就是证明。
网上流传着一篇关于紧固件的文章,说日本有一家小公司,四十几个人,生产一种叫哈德洛克的紧固件,号称“永不松动”。“是中国还未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
首先,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永不松动”的紧固件,不过是有较强的防松性能而已。在紧固件安装之后,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很久内不用担心紧固件会松动。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早就有自己的“永不松动”的紧固件。如唐氏螺母
早在2002年青藏铁路建设中,要求轨道经过青藏高原的无人区时,压住钢轨的弹条扣件上的紧固件能做到常年免维护。在经过反复讨论认证和试验之后,中国自主开发了一种新的防松紧固件,成功地解决这一难题。十几年过去了,没发生过一起紧固件松动事故。中国早就掌握研发和制造防松紧固件的“核心技术”。
第二,哈德洛克紧固件从结构上存在着致命的內在缺欠。哈德洛克紧固件是靠两个螺母一起工作的,其中第二个螺母依靠偏心的压力来锁紧第一个螺母,以达到防松的目的。问题是在施加偏心的压力时,螺母和螺栓的螺纹咬合必然会偏向一变,螺纹受力不均匀。同时,螺栓在使用时除正常的拉应力外又附加弯曲应力,这将严重地影响紧固件的疲劳强度,即在受到交变力下长期工作的能力,必然使螺栓的疲劳寿命下降。比如,在发动机里面的联杆,缸盖,飞轮等关键部位,都对疲劳强度有很高的要求。哈德洛克紧固件是不能在这些关键部位使用的。
第三,哈德洛克紧固件在中国和美国并没有正真获得广泛的使用。在中国的高铁,无论车辆,轨道,信号,供电系统,根本就看不到哈德洛克紧固件的身影。除了它有上述的及其它的缺点外,它的价格昂贵得离谱。
目前国内的紧固件产业越做越大,同时也越做越强,中国是螺母等紧固件出口大国; 中国是美国螺栓、螺母、螺钉、铆钉和垫圈进口的重要采购来源。
201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上述产品占美国进口额的24%(以美元计算)。其次是从日本(11%)和德国(11%)进口。
反观日本,制造业的神线月,日本神钢造假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波及到的产业达数百家;同年12月日本新干线车体现严重裂缝险酿重大事故,这就是被日哈吹上天的日本技术。
2017年12月19号,日本的“西日本铁路公司”就“新干线列车发现裂缝问题”召开记者会,承认车体存在严重裂缝,并称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断裂,导致新干线发生脱轨等重大事故。
日本之所以笔芯,螺母,电容等零件做得好,有那么多家庭小零件加工作坊,和日本的民族性有关。
日本奴性第一,从不革命,天皇家不就是个千年企业吗,其他的作坊同理,但中国的特点是,在不断失传一大批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创造一大批新技术。
生活也一样啊,木屐,夹脚拖,生鱼片。。。在中国早八辈子就淘汰了,前段时间有个电影讲中国发明的尺八在日本的传承,而实际上,尺八在中国早就被萧淘汰了,因为音色远不如萧。
所谓日本善长的小零件等小众产品,在技术上不是别的国家做不了,而是自做成本上不划算。
因为市场需求不大,是小众市场,无必要担风险投钱自制,从成本上划不来,既然能从日本买到,价格还很合理何乐不为?这就是日本产很多零件而别国不产的真正原因。
汽车业占日企年度总赢余的49.9%,占半壁江山,可以说,汽车业及零部件业和机械是日本最后三大支柱产业,如果这三大产业完啦,就可以说日本完啦!
中国生产全世界90%的智能手机;中国品牌手机占全世界份额大约50%,且还在提升。
在中国网络上,只要说起以华为,OPPO,VIVO,小米四家为首的中国手机,经常有人说,核心零部件都在日本等外国手里,中国只是组装。
中国有电子设备屏幕的京东方,华星光电,芯片的海思,展讯,摄像头的欧菲光,舜宇光电。指纹识别的汇顶科技…….
2015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公司平均营业增速高达15%,增速远高于日本。例如作为手机声学元器件供应商的青岛歌尔声学占据微型麦克风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深圳瑞声科技2015年净利润更是达到惊人的5亿美元。就连中国以前不擅长的PCB线路板,中国企业也打入了苹果供应链,例如广东超声印制板和依顿电子。
中国有一家做手机触屏玻璃的厂家,叫蓝思科技,此公司最大的两个客户是苹果和三星,2015年蓝思科技营收26亿美元,增长18.8%,净利润2.6亿美元,增长41.5%,看上去很棒是吧?而到2016年上半年,就变成营收一下子就下降34.6%,净利润下滑63%,而原因其宣称就是主要受第一大客户苹果业务调整的影响,可见零部件厂家是依附于品牌厂家存在的。
再比如中国浙江有一家做手机摄像头和镜头的公司,叫做舜宇光学,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品牌异军突起后,大规模采用舜宇的摄像头和镜头,舜宇光学2016年上半年收入达到9亿美元,增长高达27%,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50%。
日本在新兴起的产业的反应迟缓,让自己吃了大亏,智能手机的出现,几乎彻底的摧毁数码相机行业,2010年全球数码相机销量有1.2亿台,到2016年只有3000万台不到了。佳能,尼康和奥林巴斯都受到巨大冲击,奥林巴斯陷入多年亏损。
在中国,一个手机硬件工程师月入过万是很平常的事情,印度的手机制造商,全部需要中国的手机ODM公司提供技术方案,可见做集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上游的零部件产业链,中国已然浮现大批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大公司,
光是一个显示面板产业已经有京东方,华星光电,龙腾光电,信利国际等至少四家中国公司跨过100亿的门槛。
在玻璃盖板,金属壳,连接器,触摸屏这些领域也有7家中国公司跨过100亿的门槛,并且还有数家公司已接近100亿的门槛。
中国生产全世界90%的智能手机;中国品牌手机占全世界份额大约50%,且还在提升。
中端产业,二战时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关键指标的钢铁产量,中国现在就是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例如光伏组件,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被中国公司占领;中国品牌智能手机世界50%;中国海工装备2016年占了全球47%以上;中国的发电设备(其实可以算高端)占世界60%;手机的玻璃盖板,伯恩光学和蓝思玻璃垄断世界市场。再比如安防系统,海康威视和大华科技为首的中国企业,世界市场占有率也超过40%且还在继续上升。
高端产业:高铁全世界70%的份额被中国占领;华为+中兴的通讯设备占世界50%;无人机占世界70%;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占世界接近100%。
世界产业链产值和利润的大头在中低端,例如很多国人看不起的钢铁产业,就是典型的中端产业,投资一座钢铁厂,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
在结构件领域,日系已经退出玻璃盖板,金属壳,触控显示的主要玩家行列,在连接件,FPC,PCB印刷线路板,手机天线等领域也在面临中国公司的竞争。
总体来说,由于日本不断溃退,三星和中国品牌相对更爱用本国产部件,苹果现在是日系的绝对大腿。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道理: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越高,日本电子零部件产业的份额和利润就越低。
当然,日系的技术实力注定这个竞争周期会比较长,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完全被替代。但中国零部件产业链上各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都在以20%、30%甚至50%的速度增长,而日系企业总体多年来营收和利润变化不大,双方力量对比是在一直在变化的。我们要有这个战略耐性,终端份额和利润都超过他们了,中国在结构件等零部件上也一定能一步步的实现超越。
2016年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虽然智能手机市场在逐渐扩大,但日本的电子元件生产增长却已明显陷入停滞。
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企业技术实力慢慢地加强,产品的质量与昔日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用品质战胜低价格竞争”的日本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现在日产元器件的地位正在动摇。“订单不理想……”,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人员叹着气说。
因为在表示汽车和钢铁等日本国内产品动向的矿工业生产指数中,电子元件工业的动向已然浮现异常。
2015年1月,受美国苹果智能手机iPhone6的拉动,日本电子元件工业的指数为110.9,恢复到了雷曼危机前的水平,看起来已经实现复苏。不过在2016年8月,虽然该指数上升,但仍处于97.8的低水平。
虽然环比上升了约6个百分点,但是已连续7个月低于100,势头与过去新产品上市时已无法相比。
在iPhone7上市前的7月,液晶指数为155.5,只是上一代最新机型iPhone6S上市时的60%左右。此外iPhone本身的销量也比较低迷。
iPhone7因某些功能面向日本市场而非常关注,即便在其上市之前产量也没有增加,日本政府内不安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从苹果公布的前200名客户企业名单看,2015年上榜的两家日本大型电子元件企业今年跌出榜单。
据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介绍,2015年日本企业在全球电子元件生产中所占的市场占有率为38%。该份额在2005年为44%,10年内降低6个百分点。
中国反应半导体等电子元件动向的集成电路产量自2016年初起从始至终保持同比10-20%的增速。“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厂商正在崛起,从元件到成品都在走向国产化”。
电子元件与汽车和机械同为日本的核心产业。2015年度贸易统计显示,电子元件占整体出口额的5.2%,仅次于汽车的16.3%。
家电产业败退后,日本一直以来引以为骄傲的电子元件产业出现衰退,这是不是日本经济下滑的一个征兆?
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介绍,2015年日本企业在全球电子元件生产中所占的市场占有率为38%。该份额在2005年为44%,10年内降低6个百分点。”
日本人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崛起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日本最后的优势产业看来也将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