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 日,上海世博园正式开园,随之“亮相”的山东馆采用雕塑的语言,蓝色曲线的造型,又融合山的厚重与海的灵动,勾勒出“海岱交融”的风貌与意境,让观众在宽松、愉悦的馆区环境中体验“登泰山观日,听圣贤教诲,到齐鲁人家做客”的情境。山东馆展示出的诸多元素,究竟如何诠释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呢?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艺术总监潘鲁生。
潘鲁生说,山东的创作团队,有一个思路上的转变,一开始我们侧重形式多,比如600 平方米的区域,怎么既反映山东的海岱交融,深厚的文化渊源,又反映出山东今天的发展成果?后来,我们的创作思路开始偏向理念,即最终要回答“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命题。
潘鲁生认为,最大的突破,是设计理念正逐步和世界接轨。可以自豪地说,山东馆的设计理念围绕“智慧、创造、文明、和谐的城市”,其中对理念的提升和对主题的演绎,是比较到位的。
初进山东馆,最吸引人的无疑是两大要素:鲁班锁和孔子像。潘鲁生说:“二者既是山东的标志,其背后还有很深的意味,延续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鲁班锁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如果说东西方文明在城市中有什么不同?答案是,文艺复兴后,西方基本是螺丝和螺母的文化,而中国一直以来就是卯榫结构,鲁班锁正是卯榫结构的集中体现。另外,鲁班锁中的卯榫既体现了城市的“智慧”,又有“和”之意。
孔子像也是如此。“参观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和孔子像合张影的层面上,而是应该领略到其中的内涵,这就是——‘孔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整个展示中,和谐的理念逐渐递进,在主展厅达到高潮,能够正常的看到现如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对全球的影响。”
可以说,孔子“和”的思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正是因为秉承了“和”的理念,才得以让生活更加美好。
“ 很多东西,不要让观众一下子看得太透,要引导参观者去解读它。”潘鲁生说。
山东馆的入口处,与“ 鲁班锁” 遥相呼应的地方,一段名为《海岱齐鲁,礼仪之都》的滚动播放的视频短片,引起了许多参观者的注意。 通过4 分钟的短片,参观者可以感性而清晰地了解2000 多年前齐国和鲁国的城市生活。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中的精华之一,早在古代,就存在于山东最初的城市形态中,要让观众了解这一点。”潘鲁生说。
短片中,齐鲁两国呈现出显著不同的地域文化,这种区别体现在城市建筑、我们正常的生活等每个方面。齐国重商,手工业、纺织业、制陶业都非常兴盛,是当时世界上第二大城市,有着雄伟的宫殿和繁荣的城市商业景象;而鲁国特点是庄重平和,其都城曲阜在周代时是“ 礼乐之都” ,注重遵从“周礼”。
在城市的建筑风格上,齐国建筑特点是“大城咬小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而且有着当时世界领先的上下水排水系统。鲁国都城规模较小,建筑特点是“大城套小城”,城市布局是“ 前朝后市,左坛右社”,教育之风盛行。“整个短片中,最终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城市发展理念。”潘鲁生说。
这一理念继而延续到了中厅,时间定格在今日的齐鲁大地。一段《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影片,反映当代山东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参观者通过多媒体触屏的三个版块——“今日山东” 、 “ 好客山东” 和“ 文化山东”,显而易见,山东17 市地文化渊源不同,人文风貌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是和而不同的城市,却又同时融汇贯通为大的齐鲁文化,呈现出一个美好、和谐、好客、活力的齐鲁之邦。
山东馆内部空间是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为基点,设计为序厅“城市智慧”、主展厅“城市家园” 和尾厅“ 城市畅想”三个板块,最终体现历史与现实对接,过去与未来对话,城市与乡村交融。
但当初在尾厅的设计上,山东馆的设计团队一直很困惑。“该如何表达未来的美好城市生活?”
最终,创作团队认为,城市的真正本质,是成为人的心灵家园;城市的所有发展指向,最终也只为了一个字——人。“因此,在山东馆的尾厅,我们的设计理念也最终要落脚在‘ 人’上。”潘鲁生说。
因此才有山东馆内的大部分展品、设备都不仅仅可以看,还能够互动体验,比如参观者可以与计算机下棋,能自己翻阅电子显示的《齐民要术》,可以踢古代的蹴鞠,还可以品尝山东生产、 享誉全球的啤酒、葡萄酒。
出口的“花如意”,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四季花卉,是最后一个互动项目,观众可以在浏览过程中自由摘取作为纪念。“将‘花如意’放置在出口,既是一件装置艺术品,同时也承载了齐鲁儿女对未来城市家园生活的美好祝愿。 ”潘鲁生说。(王爽)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5831016066
邮件:9087617@QQ.COM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临洺关镇西名阳村北